2
大连股票炒股平台-股票网上开户-手机炒股开户app
热点资讯
手机炒股开户app 你的位置:大连股票炒股平台-股票网上开户-手机炒股开户app > 手机炒股开户app > 网络股票配资公司 险资上演“接力”,新华保险才举牌,中国人寿又欲清仓杭州银行
网络股票配资公司 险资上演“接力”,新华保险才举牌,中国人寿又欲清仓杭州银行 发布日期:2025-07-20 22:30    点击次数:95

网络股票配资公司 险资上演“接力”,新华保险才举牌,中国人寿又欲清仓杭州银行

7月15日网络股票配资公司,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股东拟在未来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杭州银行股份,合计不超过5078.94万股(含本数),占杭州银行总股本的0.7%。

截至该公告披露日,中国人寿持有的杭州银行股份,正好是5078.94万股,这意味着,中国人寿拟清仓杭州银行股份。

中国人寿是杭州银行在2009年引进的险资财务投资者,一度持有该行2.85亿股股份,占普通总股本的4.8%。此次减持若能成功落地,中国人寿也将彻底退出杭州银行股东之列。

银行股整体上涨之际,近期被减持的银行不止杭州银行一家,6月以来,长沙银行、齐鲁银行也有股东选择减持套现。

只是,中国人寿的减持动作从2021年持续至今,看起来并不简单出于套现的目的。截至7月17日收盘,杭州银行股价为16.85元/股,较7月15日收盘价下跌0.41%。

国寿清仓新华入局,险资上演“接力赛”

对于此次拟减持,杭州银行在公告中表示,中国人寿是基于“资产配置需求”采取的减持动作,至于最终是否会实施本次减持计划,还需根据监管政策、市场情况、公司股价等因素再做决定。

在此之前,中国人寿已经连续三次减持杭州银行股权了。首次发生在2021年11月,中国人寿减持了杭州银行5589.43万股,减持总金额为8.43亿元,其持股数量下降到了2.29亿股。

2023年3月,中国人寿又减持了1.19亿股,合计减持金额为14.29亿元,对杭州银行的持股数量下降到了1.1亿股。仅这两次减持,中国人寿便套现22.72亿元,已高于其投资杭州银行的成本16.35亿元。

2024年4月,中国人寿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国寿副总裁刘晖表示:“未来,仍将持续关注高股息股票策略,并构建分散均衡的高股票股息组合,坚持分散化的配置”,明确提及了高股票股息策略。

同年8月,中国人寿便宣告要清仓手中持有的全部1.1亿股杭州银行股权,拟在3个月内完成全部减持。

只是,最后中国人寿只减持了5930.28万股,从中套现7.7亿元,并没有清仓。如今,中国人寿再次表达清仓意图,而其持股数量仅剩5078.94万股,也让投资者不得不相信,中国人寿是真要退出杭州银行股东行列了。

至于中国人寿拟清仓的动作,是否与高股息股票策略有一定关系,外界无从得知,不过,当前险企正处于新旧会计准则切换的调整期,减持一部分以交易性金融资产计量的股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中国人寿自身利润稳定。

更何况,按公告发布当日杭州银行的收盘价16.92元计算,中国人寿第四次减持可套现约8.6亿元,加上历年分红,中国人寿入股杭州银行的净投资收益率可达180%,可谓是一笔稳赚不赔的投资。

杭州银行今年出现变动的股东,还不止中国人寿一家。1月,澳洲联邦银行将持有的约3.296亿股股权全部转让给新华保险,占总股本的5.45%,转让价格为13.095元/股,总价约43.16亿元。

6月10日,这一转让交易完成,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全部杭州银行股权都已清仓,而新华保险则跃升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到5.09%。一个逐步减持直至清仓,一个大手笔增持成为重要股东,一进一出间仿佛一场“接力赛”。

澳洲联邦银行与新华保险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的前一个交易日,杭州银行收盘价为14.55元/股,高于转让价,新华保险的投资成本偏低,而收购之后,杭州银行的股价还在波动上涨,按照7月17日收盘价来算,新华保险此次重仓已浮盈约12.38亿元。

从新华保险的表态来看,其举牌杭州银行除了有优化资产配置的因素,另一个原因是想通过杭州银行实现银保业务协同,来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和金融服务领域竞争力。

高ROE低股息率,分红水平一直不高

回到杭州银行自身,杭州银行业绩基本面表现较稳定,今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0.21亿元,同比增加17.3%,增速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位列第一。

在稳健的业绩基本面,以及银行股普涨的双向加持下,原行长被传失联、两家股东先后清仓等突发事件都没有对杭州银行的市场表现造成太大负面影响。

根据iFinD金融数据终端统计,杭州银行年内股价涨幅为15.33%,位列A股银行第八,近1个月的日均成交额为10.19亿元,仅次于江苏银行和浙商银行;日均换手率为0.83%,仅次于浙商银行。强势的股价表现,也让“杭银转债”触发强赎,并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顺利完成转股和摘牌。

7月7日,150亿元“杭银转债”完成转股的全部手续,最终一共有149.94亿元的可转债转换成了杭州银行股票,该行总股本也从59.3亿股增加到72.49亿股。

杭银转债的成功转股,对杭州银行而言无异于一场“及时雨”。近几年,杭州银行的核充率持续处于低位,2024年末为8.85%,今年一季度,得益于未分配利润增加和部分可转债转股,该行的核充率终于突破9%,上升到9.01%,但在A股上市银行中依然属于偏低水平,仅排在33位。杭银转债完成转股后,杭州银行半年报的核充率也会有所提升。

而可转债转股后,杭州银行投资者还得考虑的一个问题是股本大幅扩容,分红基数也会跟着上涨,杭州银行未来的分红率,是否还能维持住当前的水平?

回看过去几年的分红方案,杭州银行的分红水平与该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市净率等比起来,略有些相形见绌。

近几年,杭州银行的ROE在A股始终处于领先位置。2024年,杭州银行年报披露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仅次于成都银行;今年1季度,杭州银行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15%,位列A股银行之首。

不仅ROE高,杭州银行的市净率也高,iFinD金融数据终端显示,杭州银行的最新市净率约为1.06倍,仅次于招行,是仅有的三家市净率高于1倍的银行之一。

相比高盈利能力、高市场认可度,杭州银行的短期分红回报却并不高。

2024年,杭州银行一共进行现金分红39.87亿元(中期分红+年末分红),现金分红率23.48%,虽然高于前两年的20.31%、21.44%,但仍不足30%。

事实上,2016年上市后,杭州银行一共进行了10次分红,除了2019年的分红率为33.44%,其余9次的年度分红率都不足30%。持续偏低的分红水平,让杭州银行的股息率始终不高,最新股息率为3.86%,在A股银行中排名不高。

对于分红的“吝啬”,杭州银行的解释是为了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并保留利润充实核心资本。

杭州银行董秘王晓莉也在业绩说明会上建议投资者关注银行本身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若杭州银行因分红基数扩容而下调分红率网络股票配资公司,即便该行高ROE优势可持续,可能也难以满足追求短期现金回报投资者的需求。